如何让柑橘溃疡病发病率有保证,可控率在95%以上。下面中泽-熊叔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植保技术;
这段时间,部分早熟柑橘品种陆陆续续已经采摘上市了。柑橘果实的采收,既是当年柑橘生产周期的结束,又是运输贮藏、加工和销售的开始。采收是否适时和采果质量的好坏,不仅影响当年产量、果实的品质、耐贮性和抗病性及销售的经济效益,而且也影响树势恢复、花芽分化和翌年的产量。因此,要想柑橘获得高产稳产,必须掌握采收前后管理的关键技术。(中泽农科-金百克)
一、采前控水
柑橘成熟期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,适度控水能提高柑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,从而提高果实品质。及时做好沟渠清理,排除积水,保持土壤适当干燥;有条件的地方,可采用地膜覆盖、大棚避雨栽培等方式进行控水,减少土壤水分的吸入。地膜覆盖多采用反光膜,既可较少雨水侵入,又可改善树冠内部的光照,增加中、下部果实的着色度,提高品质。具体方法是:8月前后覆膜,采收前15天揭膜。橘园覆膜后一般不需要浇水,如遇持续秋旱,采用树冠喷水,严重的应揭膜浇水。(中泽农科-金百克)
二、叶面补肥
果实转色至成熟期间,叶面喷洒追肥,可选用氨基酸高效浓缩多肽复合液肥等,可提高果皮光泽、改善品质、减少浮皮、延长贮藏期。(中泽农科-金百克)
三、适时采收
要摘的果实已表现或基本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特征,如糖、酸含量,果面色泽和香气等。早熟品种宜在果实全面着色,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酸量达到该品种应有的标准时采收,完熟栽培的果实可根据市场需要,随销随采,同一棵树可分批采摘,先采大果或中上部果实,严禁摘青;中晚熟品种根据天气情况,及时采收销售或贮藏,防止果实受冻。采收时要选择合适的天气,讲究采收方法。采摘要注意:1)采摘人员事先应剪平指甲,并戴手套采果,以免刺伤果实。2)预计采收时期前15天之内,应停止灌水、喷水。3)果面露水未干前及雨天不得采收;下大雨后至少隔两天再采收。4)选黄留青,分批采收。5)必须用圆头型采果剪采果,剪平果蒂。6)技术熟练及易采部位的果实,可用一次剪果法,齐果蒂将果梗剪平;一般应采用二次剪果法,第一次先将果实留较长果梗剪下,第二次齐果蒂将果梗剪平。7)采果时应按先下后上,由外向内的顺序;树冠较高时,要站在采果梯或高凳上采摘。尽可能树冠顶部、中部、下部的果实分开放置。8)机械伤果、落地果、病虫果、霜冻果及残次果不能用于贮藏。橘枝等杂物不要混在果中。9)果实要轻采轻放,不可攀枝拉果采摘,不得抛掷,防止碰伤、压伤和果实日晒。10)应采用果箱装运,并避免相互挤压。(中泽农科-金百克)
四、施采果肥
根据品种、当年挂果量和树势选择施肥时期、施肥量和施肥方式。一般早熟品种可在采后一周施,中熟品种可边采边施,晚熟品种采前一周施;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,搭配少量三元复合肥,施肥量占全年的40%左右。有机肥可用腐熟的栏肥、厩肥或商品有机肥。目前市售的商品有机肥种类较多,含量不一,应根据种类和有效成分适当增减施肥量。采果肥一般采用地面深施为主,遇干旱时,施肥前应浇水或灌水。对当年结果过多、树势较弱的树,采后结合清园进行根外追肥,可采用叶面肥喷1~2次,促进树势恢复,减少落叶。(中泽农科-金百克)
五、贮藏保鲜
贮藏分采后贮藏和留树贮藏。采后贮藏:采后24小时内,采用保鲜袋单果包装后,进入冷库、地窖、通风贮藏库等地方进行贮藏。留树贮藏的果实,要注意灾害性天气的防御。(中泽农科-金百克)
六、柑橘清园
使用“三喷一涂”进行柑橘果园清园工作;
“三喷一涂”技术使用技巧:
{1}第一喷:采果后、落叶后,应用“中泽农科-金百克药肥”以300~500倍液,进行树上树下喷施,也就是彻底清园和封闭新旧伤口,杀灭细菌,修复树势;
{2}第二喷:应用“天水中泽植白金”50~100倍液兑水稀释,进行全树喷雾,主要目的是,营养、封闭、杀菌、防冻保花多重目的;
{3}第三喷:开春后气温回暖,萌芽前、树液开始流动时再用“天水中泽植白金”进行全树喷雾(50~100倍液),代替任何杀菌物质进行二次清园。
{4}涂树干,应用“天水中泽植白金”并兑水5~10kg,涂树干、封闭树干新旧伤口,促进伤口愈合,保护树体免受细菌侵染,同时等于又给树干穿了件保暖衣;
“三喷一涂”做到位,柑橘溃疡病发病率有保证,可控率在95%以上。当果树进入生长期和病害的高发期,当发生枝茎干病害,发现一个病斑,就用“天水中泽植白金”原液涂抹伤口。伤口愈合快,新皮生长迅速,无复发现象。(中泽农科-金百克)
版权所属-中泽农科。禁止转载抄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