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,马铃薯疮痂病危害也在加重,逐渐成为马铃薯生产上四大主要病害之一,该病一旦发生,很难被彻底治愈,常连年用药连年病。那么该病到底怎么防治?主要还得从发病规律入手,达到治根的效果。下面云众地主要为大家介绍其发病症状、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。
发病症状
马铃薯疮痂病是由疮痂链霉菌引起的病害,主要危害块茎,初期薯块表皮产生褐色斑点,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或不定型大斑,病斑多分散。病斑呈网纹状和裂口状,表皮粗糙木质化,病斑开裂后边缘隆起,中央凹陷,病斑呈锈色、暗褐色或黑色疮痂状硬斑块。病斑仅限于薯块皮部,不深入薯块内。
发病规律
1、种薯带菌,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,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,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。
2、马铃薯疮痂病的适宜发病温度为25-30℃,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发病重。
3、长期单一施肥,致中微量元素钙、镁、硼等缺乏,马铃薯植株长势差,抗逆能力下降。
4、病菌从伤口和气侵入。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的伤口有利于马铃薯疮痂病侵染,会加重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。
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:特种药肥金百克产品,是一款药肥同效,防、治结合、迅速抑制,渗透内吸,封闭伤口促进愈合及营养调理、复壮树势等多重功效为一体的独特产品。